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12月5日消息(记者 陈婧)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体现创新激励导向,12月5日,海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于海口隆重召开。

海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海南省科技厅供图

大会共授2022年度海南省科学技术奖85项,其中包括自然科学奖30项、技术发明奖4项、科学技术进步奖48项和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3项。

其中5位获奖项目代表在大会上分别发言,分享了他们在各自领域取得的卓越成果。从超深水钻完井技术的创新,到港口压载水处理技术的突破,再到地中海贫血治疗研究和农业资源环境保护的进展,这些科技成果展示了海南省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进步和前瞻视野。

中海油海南钻完井团队:超深水钻完井技术自主创新,支撑“深海一号”投产

《超深水钻完井关键技术方法创新及工业化应用》项目荣获海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技术专家、工程技术作业中心主任工程师蒋东雷,代表中国海油和项目团队发表讲话。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技术专家、工程技术作业中心主任工程师蒋东雷代表项目团队发言。海南省科技厅供图

下海和上天一样难。据悉,“深海一号”是第一个由中国人自主研发、设计、建造的自营深水大气田,也是我国海洋石油工业领域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最新实践,被国际誉为“中国第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巨型深水项目”。

而该团队的研究成果,有效支撑了“深海一号”大气田建成投产,另外研制的500米级国产化水下采油树、国内首台深水应急封井器等国产化装备打破了国外垄断。相关技术系列的建立标志着我国超深水设计与作业全面实现自主可控,使中国成为继美国、挪威之后全球第三个系统掌握超深水钻完井核心技术的国家,也是南海周边唯一具备独立开发超深水油气资源能力的国家。

15年来,从北部湾到莺歌海,从浅水到超深水油气田,都留下了他们的辛勤足迹。接下来,他们将“科研、产业两手抓”,继续深化研究,聚焦1500米级和3000米级的深海油气钻探技术,并计划在超深水、超高温高压等领域进行持续攻关;同时,致力于海南本地化、实体化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建设,助力海南海洋能源产业的发展。

海南大学张卫东团队:创新压载水检测和处理方法,技术产业两开花

海南大学张卫东教授团队的项目《港口压载水应急处理与检测关键技术》解决了已有设备难以解决港口压载水应急处理和检测需求的问题,荣获2022年度海南省技术发明特等奖。

海南大学张卫东教授发言。海南省科技厅供图

该团队突破了关键技术并开发了相关产品,他们开发的产品在关键性能指标上打破了世界纪录,提出的港口压载水应急处理技术被国家海事局提交给国际海事组织向全球推广,为全球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中国方案。

他们不仅在环保和社会责任方面彰显了科技的力量,还推动了经济效益的提升。

如今,他们的技术和产品已经服务于全球269家企业,为世界最大的LNG船和世界最大的集装箱航运公司提供了设备。他们的产品出口到15个国家,为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作出了贡献,实现了重大经济效益。

接下来,团队将继续努力改进技术,应对环境挑战和社会需求,同时,继续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使其更加广泛地惠及社会。

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马燕琳团队:利用基因编辑技术,为地中海贫血患者带来新希望

“我国南方地中海贫血高发,而海南地区汉族人群地贫基因突变携带率为14.78%,黎族更高达64.82%,给国家带来沉重的公共卫生负荷。”

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马燕琳教授发言。海南省科技厅供图

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马燕琳教授团队凭借其在地中海贫血治疗方面的临床前研究荣获海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马燕琳教授介绍,该研究聚焦于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治疗地中海贫血,并已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包括建立地贫防控体系、建立遗传资源库和数据库平台,以及推进基因重激活治疗的临床前研究。团队已成功利用基因重激活技术治愈了一名重型β 地贫患儿,目前正在进行多中心临床试验。

“我们团队有个心愿,如果能在有生之年将海南省地贫发生率和携带率降低几个百分点,也许就不枉此生!”与海南的奇妙缘分和深切感情推动着马教授继续前行,她表示,科技工作者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她将带领团队继续努力推进基础研究与临床结合的运用范围,拓展合作,为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医学发展作出贡献。

中国热科院李勤奋团队:研发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推动海南农业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近20年的经历,我深刻感受到,做好科研要牢记‘坚定、坚持、坚守’这‘六字秘诀’。”这句话在大会现场引发了强烈共鸣。这是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李勤奋博士的讲话。她与团队专注于农业资源环境保护与利用的研究,荣获2022年度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李勤奋博士发言。海南省科技厅供图

从零开始建立农业资源环境专业,到攻克热带气候条件下的技术难关,他们通过近20年的努力,建成了多个国家级和省部级创新平台,并建立了创新研究团队,取得了系列阶段性成果。这些成果为海南省的农业环境保护和循环农业模式提供了技术支持。李勤奋表示将继续努力,坚守好科研创新的“生命线”,在农业资源环境保护与利用领域做出更大贡献。

海南大学王宁团队:突破海水提铀关键技术,助力解决天然铀原料短缺问题

获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海南大学王宁教授在发言中介绍了其团队在海水提铀领域取得的重要科研成果。

海南大学王宁教授发言。海南省科技厅供图

众所周知,核武器的发展是我国国防安全的重要保障,我国核电装机容量也将于2030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核武器与核电行业的发展亟需大量的天然铀原料,我国却是贫铀国家,90%以上的天然铀原料依赖进口。庆幸的是,我国南海幅员辽阔,条件适宜,是海水提铀的最佳海域,因此在南海开展海水提铀研究意义重大。

经过潜心研究,王宁教授及其团队取得了提升海水提铀配位位点利用率、高选择性和海洋生物污损抑制等关键技术方面的突破性进展。团队的研究受到了国际权威机构的高度评价,并为海水提铀技术的工程化起到了推动作用。“未来,团队将继续坚持自主创新,聚焦海水提铀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国家和海南省自由贸易港的科技事业作出更多贡献。”王宁教授表示。

85项科学技术成果项目获奖,我们得以一窥科技创新事业蓬勃生机。敬赞本次获奖的团队,更致敬依然在为科技进步与繁荣默默倾注的广大科技工作者。每位科技工作者皆是海南科技力量之源,期待他们在未来的科技创新道路上继续前行,以科技为笔,以创新为墨,描绘出海南省科技事业的美好未来!

此次海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不仅表彰了优秀科技成果,更为海南省的科技发展指明了方向。相信在未来,将会有更多的科技成果在琼岛绽放光彩。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