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位于万宁市东澳镇蓝田村的万宁林兰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林兰公司)养殖基地,只见一个个直径4米、高1.5米的“大型水桶”在厂房内依次排开,十分引人注目。
走近一看,桶里都是水,不时微微波动。工作人员刘芷榕抓一把饲料撒下去,水里顿时像炸开了锅,鱼儿翻腾而起、争相抢食。“这里面养殖的是东星斑。”刘芷榕一边忙着喂鱼,一边告诉记者。
“花中樱,鱼中鲷,若论东星,二者皆抛。”在海鲜界曾有这么一种说法,其中盛赞的“东星”指的就是东星斑,东星斑早已征服了万千食客。
长久以来,由于东星斑人工繁育难度大,市场上的东星斑大多捕捞自自然水域。随着野生东星斑数量逐渐减少,供需矛盾突出,进一步导致了东星斑市场价格的上升。
有着多年水产养殖经验的林兰公司看到了东星斑的广阔市场,在2021年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陈松林院士团队“牵手”,探索攻克东星斑人工繁殖难关。
这些在水中轻盈地穿梭的东星斑,身体泛着淡淡红色,皮肤表面点缀着星星点点的淡蓝色斑点,如同夜空中散布的星辰。与普通的东星斑不同,林兰公司养殖的东星斑身体里植入了个体识别芯片。
“这些芯片就像是它们的身份证。”林兰公司总经理助理林鲁郁解释,院士团队会通过DNA基因检测筛选优良抗病性品种,再进行种苗繁育。
种苗繁育并非一蹴而就,培育一个高品质的东星斑品种就像沙里淘金,最快也要七八年时间。林鲁郁告诉记者,该公司在陈松林院士的指导下,已经成功选育出第二代东星斑,东星斑苗种规模化繁育与种质创制项目也通过验收,“至少还要继续选育三至五代,才能找到适合品质优良、适合人工养殖的东星斑品种。”
筛选培育种苗的同时,林兰公司也在探索通过智慧化养殖提高东星斑的存活率。
“东星斑很娇气,对水质要求很高,对水温变化很敏感。”林鲁郁说,为了精准感知东星斑生长环境的变化和鱼体生长的状态,林兰公司安装了一整套智能化养殖系统,能实时监测并自动调节水温、水质、氧气含量等指标。同时,所有水体变化数据以及苗损等情况,都会实时上传到智慧水产大数据监控平台,通过这一智慧“管家”建立起“养殖台账”,让养殖过程变得精准可控。
好种养好鱼,好鱼引客来。2023年,林兰公司首批成功孵化的330万尾东星斑苗种一上市就被一抢而空,今年销售苗种近500万尾,同样供不应求。
更多东星斑“游上”了老百姓餐桌。近年来,万宁通过工厂化、集约化手段探索东星斑规模化养殖,万宁东星斑年产量超1.5万吨,产值达30亿元。今年8月,海南万宁获得“中国东星斑之乡”区域特色水产品品牌称号。
目前,万宁正申请“万宁东星斑”国家地理标志,还计划成立“海南省东星斑协会”,推动东星斑产业的标准体系建立,包括养殖、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的标准制定与监督执行,打造万宁东星斑品牌,努力实现东星斑生产规模化、效益规模化,让这朵来自大海的“红色玫瑰”在更多人的餐桌上绽放。